构建班级管理的“金三角”
我是一名地理教师,同时也是高中毕业班的班主任。每天游走在学生和地球的两端。很多时候,我感觉班主任工作和地理教学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拥东西南北,瞰上下方圆,容千山万水。
地理上经常讲到一些著名的建筑,比如象征浪漫的埃菲尔铁塔,代表神秘的金字塔,都采用了三角形构架,充分利用了它的稳定性。同样,我们的班级也需要稳定,那么又是哪些因素构建了班级的“金三角”呢?在担任了几年班主任的工作之后,我梳理出以下两条主线:
首先,构建学生、教师与家长沟通的“金三角”。
学生、教师和家长应该密切联系在一起。我将其比喻为三角关系,就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来辅佐,加上家长的配合,构成了一个稳固的三角形。而各自的联系直线,就是彼此的情感交流。
第一、搭建教师与学生的和谐之边。
在师生关系中,教师若能以渊博的知识和精辟的讲解,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则会以活跃的思考和积极的学习态度配合教师的活动。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老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特别是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应从居高临下的态势中走出来,与学生平等相处,合作互助。教学时,班主任要成为知识的宝库,智慧的源泉;活动中,班主任又要成为热情和蔼的朋友,学生强有力的助手和睿智的决策者。
第二、协调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之边,辅助家长与学生的理解之边。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生活向学校提出的任务是如此的复杂,假如没有家庭的配合,那么不管教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良好的效果。”二者如同物理学中的二力合成,当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一致时,才能达到育人的目的。
严敏是我班的班长,学习成绩较差。她妈妈在国外,在家由爷爷抚养长大。严敏的爷爷是一名退休的教师,对她寄予厚望。但他的一些不切实际的高要求,不仅挫伤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而且造成了两者沟通的障碍。了解到这个情况,我通过电话家访,试着与他进行沟通,让其明白:树长得慢也能成材。面对孩子的缓慢成长,我们不能一味指责,应该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树立起孩子的信心。经过一段时间的沟通,两人慢慢放下心理包袱,严敏的爷爷也能正确看待孩子的努力和进步了。
总之,班级“金三角”的构建,既要老师和家长的共同配合,也离不开学生的主动参与。只有三者形成一种默契,才能确保班级管理的稳定。
其次,构建学生人格魅力的“金三角”。
一个人的人格魅力可以用三角形来表示:智慧、道德和意志。
|
||||||
|
||||||
|
第一、 延展智慧之边。
木桶定律认为:一只木桶盛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我们班主任工作就是使学生各科成绩平衡发展。每次考试后,我都会认真的分析每个学生的短板,让学生清楚“6-1=0”的道理,激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学科,摆脱瓶颈学科的制约,让学生全面地发展。
第二、 构建道德之边。
意大利诗人但丁说过:“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高三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时期,作为班主任,我把每周的班会做为管理班级,统一全班行动的主阵地。如组织学生观看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或者针对社会热点,如昆明火车站砍人事件,让学生各抒己见,从而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育人目的。
第三、 坚固意志之边。
高考,不仅对学生成绩的考察,也是学生意志的较量。高考前夕,看着倒计时牌上的数字越来越小,班上很多同学陷入了焦灼的泥潭。这时候,班主任需要扮演好“心理医生”的角色。
林娟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进入高三后,成绩起伏较大,一旦发挥失常,就独自落泪,上课状态极差,意志力非常薄弱。为了治疗她的“考试综合症”,我扮演起心理医生的角色。晚自习的时候,找她聊聊天,听她诉诉苦。周末的时候,带着她和班上其他同学到石竹山、东张水库走走,参加一些体育活动。让她明白有压力、有挫折是常态,我们要做的不是逃避,而是勇敢地迎接挑战。泰戈尔说: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随着时间的推移,她渐渐乐观起来,找到了以往的自信,学习上也更专注,并在市检、省检中取得了年段前五的好成绩。
总之,教育的真正目的是培养人格,改善人生。只有让学生的智慧、道德和意志处于金三角状态,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出复合型人才。
西山学校高中部 徐光伟《构建班级管理的“金三角”》2014年第七届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
(拍摄/电视台 编辑/庄明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