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第一节 西山的早晨
西山一个周末的早晨。
西山校园里又出现总校长张文彬的身影。
在张文彬前面,有五位小学部的男生边走着,边愉快地相互说着什么。总校长虽然不知道他们说着哪些有趣的事情,只是看着他们那般嘻嘻哈哈地快活,也十分地快活起来。于是就满面笑容地迎上前去,问道:“孩子们,你们都在说些什么!能告诉校长吗?”
正兴奋着的五位小学生齐刷刷地回过头来,见是他们的总校长,都齐刷刷地回转身,一齐欢呼着扑向他们的总校长。张文彬见孩子们扑上来,便适时地蹲下身子。这时,五位刚刚上一年级的小学生就叠罗汉一般地叠上张文彬的身上。此时此刻,一幅师生情谊图跃然校园。
其中一位小学生对他的总校长说:“我在西山读小学,还要在西山读大学。”说完,他用手指了指第一位同学说:“可他说,到时候,西山学校搬走了,我就不能上大学了。他乱说,哈哈,他乱说,西山学校怎么会搬走呢?”另外三位小学生也都附和着那对着说西山学校会搬走的学生说:“会!会!以后的房子更高了,更大了,宿舍和教室都装电梯了,所有的树都长高了,长大了,学校围墙外头,又盖了好多好多新房子了,校门口就要刻上‘西山大学’了,全部变样了,不是这样子啦。现在西山学校没地方了,就要搬走了。”
张文彬听了,真是十分开心地仰头大笑,把食指弯成了一个勾,轻轻刮了一下那位说西山会搬走的孩子的小鼻子。纠正说:“那不叫搬走,叫变样子了。从今天的幼儿园、小学、中学,变成以后的大学。大学里面也还可以有幼儿园、小学、中学。只不过不是现在这样的宿舍,这样的教室。这样的食堂,这样的操场,而是全部都要变大,变得更好看了。”说完,停了停,又面对着孩子们问道:“你们说对不对呀?”
这时,五位小朋友齐齐声地回答说:“对!”
张文彬听了,高兴地点点头,说:“小朋友都说对了。”说着说着,就站起身来,左右各牵着一位小朋友,带领着大家向前面走去。
走着走着,张文彬觉得喉咙里一阵骤痒,不由自主地咳了两声,这时,喉咙里的一口痰随着咳嗽声,无法控制地滑落到嘴里。这时候的张文彬真是难极了,搁置在前面和后面的垃圾筒都距离一段路。走前面去或后退去,都与当时正和孩子们谈兴正浓的良好氛围不相符。特别在当时,孩子们只听到总校长咳了两声,并不知道还有一口痰为难着总校长。倘若现在只顾自己,贸然脱离已与孩子们融合成一体的氛围,那样,是会让孩子们诧异的。
说透了,这口痰是万万不能吐在地上的。平时不允许这样做,这个时候,更不允许,身边簇拥着的是五位正在接受良好教育,要学会良好习惯的孩子们。作为他们的总校长,倘若当着孩子们的面,忍不住把这一口痰吐在地上,那将会给孩子们带来怎样严重的后果?会给孩子们留下何等恶劣的印象?也许就这一口随地吐出的痰,会给孩子们今后的行为,给了一个多么不能让人容忍的示范作用?不能,万万不能!
冲前面,退后面,都不行,随意处置,更不允许,摸摸口袋,又没带上卫生纸巾,就在那小有难堪之时,总校长即刻想到这正是给孩子们一个示范和表率的机会。于是,他左手一个、右手一个的牵着两个孩子,再带动着另外三个孩子,以十几步的路程,走到一个垃圾筒跟前,把嘴里的那口痰吐进了垃圾筒。之后,又对孩子们说:“同学们平时是怎样吐痰的?”孩子们作出了各种各样的回答,有的说吐垃圾箱,有的说吐在卫生间,有的说吐在洗手槽。其中有两位同学没吱声,总校长面对着他们问:“你们呢?”两个学生一时间显得很不好意思,说:“有时吐地上”。总校长听了,和声细语地说:“这就不对了,不随地吐痰是一种文明行为,大家都要从小养成一种好习惯,文明的习惯,长大了才能做好事,做大事。”孩子们听了总校长的话,齐刷刷一个音调地回答说:“记住了!”总校长高兴地表扬说:“这就对了,这就对了,你们都是西山学校的好学生,好孩子。”
这时候,有位小朋友,扬起一张可爱的小圆脸蛋问说:“我们将来读西山大学了,你也一起读吗?”
总校长很是愉快地回答这位小朋友的问题:“好啊!我和你们一起读!能上大学多好呀,可以学到很多很多知识呢!”
这时,五位小朋友都欢呼起来:“哦!太好罗!太好罗!将来校长要和我们一起上大学罗!”
张文彬牵着,领着孩子们,一起快乐地朝着前面走去,前面的校园大道上,洒满了灿灿的阳光!
路边宣传画廊里,邵华泽先生“一切为了孩子”的手书体在熠熠地闪烁着光亮。
更新时间:2015-11-05 16:33:05 | 阅读: 次 | 编辑:张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