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第二节 带着一串金牌,千里走进西山
毕业、毕业、失恋、失业……如今大学校园里每逢毕业班的学子们即将步出校门之时,这两句话就像钝刀子一样,分分秒秒地朝着他们心窝上扎。
河南洛阳师范学院武术系的李喜霞,在大学四年,因为没有谈恋爱,就不存在毕业就失恋的问题。可因为漂亮,在班级是班花,就是在系里,也在系花之列。再加上四年来无论文化课成绩,还是武术课成绩都金光闪烁。甭说在大学里的成绩,就是早在中学时,参加首届国际中州武术精英选拔赛,她报的自选拳、自选刀、传统剑三个项目,统统荣获冠军,而且是在五十个项目中独得的三个冠军,而这三个冠军全是李喜霞的。那年,她满打满算也才十七岁。考上大学后,从始到终都是金牌金榜,也同样地存在毕业就失业的问题。因此,尽管“毕业、毕业、失恋、失业”的顺口溜在校园里像一股地沟里的阴风,吹得毕业生们穿着大棉袄还颤颤地抖着,可就是李喜霞不信这个邪,像白雪公主一般昂着高傲的头。
找工作的战役打响了,仅仅才两个回合,李喜霞就败下阵来,昂着的孔雀头垂落了。
第一个回合:
陕西师大武术系在西安举行招聘会,志在必得的李喜霞背着一个几乎全是获奖证书的布包包,把头从河南昂到了陕西,从洛阳昂到了西安。可一走进招聘会场,只见整一个大厅里全是应聘的人,先不说男同学们如何如何的英俊,就说去应聘的来自东南西北的女生们,像自己一样美丽的,或是比自己还美丽的,单从一个角落里就能挑出好几个来。这下子,李喜霞心里发了慌,原来的满怀信心即刻间打了折扣。但不到黄河心不死,她拿出在比武场上的精神和力气,好不容易挤到了招聘桌前,给招聘老师递上自己的证书、证件。可当场就差点要把李喜霞气得背过气去,她无论如何想不到陕西师大的招聘老师竟然是那般地冷漠,他们连眼皮都懒得抬起来,对李喜霞满腔热忱递过来的各色证书、证件连看都不看,只冷冷地从牙缝里挤出了两个字:满了。
李喜霞知道自己和这大厅里大几百个同命运的兄弟姐妹们一样,失败了,而且还是惨败了。那一时间,李喜霞真想放声大哭。她预感:只要她放出哭声来,游魂一般徘徊在那大厅里的大几百个失败者可能都会以哭声附和。因为谁都在憋着,就像堤坝里的洪水一旦有了一个决口,洪流就要滚滚而出。
但她毕竟是十七岁就一举拿下三个冠军的武术场上的能人,总得有点坚强。于是,李喜霞咬了咬那一整口洁白洁白的牙齿,咕噜咕噜吞下几口唾液,又昂着头步出了大厅,头也不回,就咚咚咚地踩着一路脚步声离去了。
第二个回合:
李喜霞从应聘大学教师的“战场”上失败了,就自己给自己降了格,从大学降到了中学。心想,只要能降个格,肯屈尊中学,那一定是想到哪就到哪,该由我李喜霞说了算。于是,她从多份的招聘广告中选了一个贵州的三水市中学。
贵州在大西南算是一个欠发达地区了,因此贵州人民就编出二句自嘲的话,一句是:贵州不贵;另一句是:贵州的粥太贵,因为连粥(州)都是贵的。这个省要不是欠发达,它的“粥”能贵么?李喜霞想,我都愿意到欠发达的贵州了,而且还是中学,甚至还是三水市中学,总该不会再吃闭门羹了吧。
出发前,一位师姐对李喜霞说:你不能老这样一套运动装,得把自己包装起来,穿正规的西服要好些。你虽然一米六三四了,但还得再撑高一点,买双高跟鞋一穿,一下子就上去了几公分。
师姐是为自己好,李喜霞也就言听计从了。先到皮鞋店去,一问,高跟鞋都在两三百、三五百以上。李喜霞挑了一双较次的,人家照常开口两百多,李喜霞说高说低,终于把价侃到了一百五十八元。买了就穿上,为了轻装,除了脚上那双高跟鞋,也就没带别的鞋。
然而,就这双高跟鞋,把李喜霞整一个弄惨了。李喜霞从十一岁就开始学武术,学武术的女孩哪有穿皮鞋的?从此,李喜霞与皮鞋绝了缘,而十一岁之前还是个孩子,对皮鞋也就没什么印象。也就可以说:李喜霞从小时候到大学毕业都没穿过皮鞋,更不知高跟鞋为何物。这次为了应聘工作:穿上了皮鞋,而且一穿就是高跟的皮鞋。可高跟皮鞋一上脚,走一小段路可以,可到了贵州招聘地,那高跟鞋就把李喜霞的脚“打”得皮破了,血出了。一路上,李喜霞差不多是哭着走的。
到了招聘地,天,前来应聘的大学毕业生们比那回西安的招聘会上的还多,里三层外三层,整一个沙丁鱼罐头。李喜霞一看那阵势,心里凉了半截,可还是死马当作活马医。说人家都不信,从人堆外挤进人堆里头,让李喜霞硬是挤了一个来小时,且还坚持用那高跟鞋把自己硬撑到了洽谈台前。这回比上回还惨,招聘的工作人员还没等李喜霞开口,就一脸不高兴地说:“别挤过来了,别挤过来了,我们这已经招聘过了……”
真是欲哭无泪,再挤出人堆后,李喜霞强忍着眼泪,左一踹右一蹬,两只高跟鞋就“去他妈的了……”
后来,李喜霞才知道,自己那个武术毕业班共50人,只有两个人因为早有路子,找到了工作,竟然有48人待业在家。而这48人之中除小部分同学家里富得流油、无需工作外。其他大部分同学因在职场上屡屡碰壁,都恨不得“跳楼上吊”。听说有一个外校的毕业生因为无法找到任何一项工作,而导致神经上出了严重问题。不管见到谁,也不管是认识还是不认识的,张口就吵架,而且一吵就吵得很凶,直到竭斯底里为止。知道内情的人都同情他,说他这种表现也是一种发泄。还有一个高校毕业生因为怕在外头找不到工作,在毕业前一年就开始在校系里活动留校工作,隔三差五地请校系领导和老师吃饭、送礼。但到后来连留校的影子都没有,钱可是花出去了一大笔……
总算是天无绝人之路,经一番波折,李喜霞终于在福建西山学校落了脚,不但自己落了脚,还介绍了三个同样在学业上十分优秀的同学应聘在江西进贤的西山学校任教。历经磨难的李喜霞,真恨不能给西山学校一天磕一个响头。也真想给创办这座西山学校的总校长张文彬掏心掏肺地说上一句:您拯救了我的自信,无异于拯救了我的一生,李喜霞也将以毕生的努力回报您,回报学校!
更新时间:2015-11-05 15:18:45 | 阅读: 次 | 编辑:张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