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第五节 “天仙配”感天动地,进西山动地感天
同在车厢、同往赴任的蔡启明也拥有这么一个故事……
脍炙人口的神话故事《天仙配》,说的是玉皇大帝的第七个公主看上了人间勤劳忠厚的董永,于是偷溜天底、下凡人间,嫁与董永为妻。玉帝知晓后大怒,派出天兵天将将七仙女押回天庭,只允许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让七仙女与董永见上一面。于是,在每年的这一天夜里,天下的喜鹊都飞至天上,为七仙女和董永搭起一座鹊桥,让这对恩爱夫妻在鹊桥上相会……
全中国的老百姓都认同这个神话故事,唯独湖北的孝感人说这是改编了的神话故事,最原创初版的故事是:人间的董永极其孝顺父母,他永恒不变的孝心感动了天上的玉皇大帝,于是玉皇将心爱的第七个女儿,也就是美丽善良的七仙女许配给董永为妻。……这才是“正版的”《天仙配》,而且这美丽的神话故事就出自孝感,孝感人说:孝感、孝感,顾名思义,就是董永的孝心感动了玉帝
蔡启明就是湖北孝感人,他和千千万万的孝感人一样,只认“正版”的《天仙配》。
蔡启明说;他最喜欢听的故事就是《天仙配》;他最喜欢的事业是西山学校;他最敬佩的人是总校长张文彬。
如果有人问他为什么,他会娓娓向你道出一堆令人唏嘘的往事来……
1981年毕业于孝感师范学院化学系的蔡启明,正当风华正茂,因为优质的人品和帅气的形象,从教后没几年,就有一个七仙女一般善良美丽的姑娘嫁给了他。上世纪80年代,国家的计划生育工作视为基本国策,谁也不能在这“国策”上开玩笑。而偏偏这个蔡启明,就斗胆地开了一个玩笑,儿子出生后不久,于1986年又“不小心”生了个女儿。违反了“国策”,这事儿可是不小,特别是女儿出生那当口上风声特紧,开除你的公职,那还是轻的了,就是这么轻的处罚,就吓得蔡启明夫妇一头大汗。那就赶紧藏呀,当年红军打仗的时候,半途中生出孩子来了,大多寄养在乡下农民老哥大伯家里,这时候的蔡启明也照着葫芦画瓢,往农村的父母亲家一送,自以为山高皇帝远,“坚壁清野”了。
但俗话说:纸是包不住火的。千辛万苦的藏掖了整一个当年中国抗战的年头——八年。从一九八六年到一九九四年,这八个春夏秋冬让女儿成了乡村里一枝特别引人注目的美丽小花朵。那时候,不少舌头特别长的人就在舌头根下生出些话来:山里的女孩哪有长得这么水灵的,没准是城里偷生的,塞到乡下来躲灾的吧……一查,是孝感城里蔡启明的。这下,蔡启明跑不了,给重重的罚了一笔款不说,还在评定职称上一阻再阻。没评职称时都风平浪静,一到评职称了,蔡启明超生就是一根棍子,打不死你,至少得打晕你。若干年前评了个中教一级,那就永远都是了。想上高级?没门!你一个违反国策的超生户,还想要这个那个?
蔡启明触霉头的事还真不少,超生的事一直悬着,1994年当副校长,1998年当校长之后,“人怕出名猪怕壮”,一当上校长,无中生有的诬陷信都有人炮制出来了,且还落在了检察院手里。
中国的检察部门有个没上文字的做法,那就是不告不理,有人告了,不管是怎么告的,都得理,检察院这一“理”,蔡启明的麻烦就来了。
检察院都查你了,你那个校长就“长”不起来?你的话谁听?于是,蔡启明头上的校长光环就只是一个摆设了,中看不中用。
查了今天查明天,查了这月查下月。七查八查,蔡启明烦不胜烦,一气之下,把校长职务还给了上级教育管理部门、还给了学校,一拂袖离去了!
一些日子后,蔡启明打开报纸看招聘,一看就看到西山学校。从招聘的字里行间看,总觉得这学校地道。于是按图索骥,蔡启明一个电话打到福建西山来。接电话的一听说是教化学的,就说“化学”老师招满了。蔡启明一听,心里凉了半截。正失望之际,电话那头又给了他一线希望,“但还有一个化学‘实验员’的岗位。要不要过来试试?”
一向相信党相信群众的蔡启明,这回既相信自己也相信了西山学校,决定南下福建,因为他坚信,西山学校一旦见到他,断断不会让他当化学“实验员!”
果然,是人才的蔡启明走进西山照样是人才。蔡启明一试讲,立刻当上了初中部化学课讲台上的老师。很短的一段时间后,他担任学校领导工作的才能逐渐显露,于是,他很快走上了初三年段段长的岗位。年段长当了些日子,又被晋升为初中部副校长。
人都说:在张文彬领导下的西山学校,只要你有才干,就埋没不了。蔡启明透心透骨地体会到这一点!
西山学校初中部在蔡启明的参与领导下,业绩翻番而上。
当年中考,西山学校初中部在福清市宏路片近三十所中学中力拔头筹,一举夺魁。最高分达到732分,宏路片近30所中学最高分是725分,西山初中部的考分远远高出宏路片学区的最高成绩。
张总校长真是高兴呀。
“有功必赏,有过必罚”。这是张总校长一向的风格,总校长决定重赏有功之臣,大方豪气的张文彬拿出奖金18万,又开出一辆大巴车把初中部五十多位教师拉到宏路镇“成龙大酒店”,先是美酒好菜一番款待,接着用那18万元奖金在五十位老师中论功行赏,甲等4000元,乙等3000元,丙等2000四百元。奖得教师们在笑声中立志,一定把教学工作做得更好,让中考成绩再上一个台阶。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古人从古至今积攒下来的话,一句都错不了。
一天,蔡启明突然中风性面部偏瘫,嘴巴、鼻子以及半张脸歪向了一边,影响观瞻不说,而且还将引发其它疾病、危及健康!
生命诚可贵,蔡启明请人代为购取了返回武汉的火车票,并急急前去行政楼向张校长请个假。
心有灵犀,情倾一处,张总校长闻知蔡启明面瘫,急急前去看望。
半路上,张总校长和蔡启明迎面相遇,张总校长还差三五步远就关切地问:“怎么,生病了?我正要去看你呢”。
蔡启明一阵感动,见了总校长就像见到自己的兄弟,歪着嘴困难地说道:“校长怎么也知道啦?”
张校长想宽松一下气氛,耸耸肩膀说:“我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啊!”
“我正想向校长请假。”
“蔡老师啊!我建议你就在福建,甚至就在福清治疗,这病,能够治好。”
蔡启明一听,一时反应不过来,楞怔地站在原地。
张文彬继续劝慰道:“福建和湖北,福清和孝感,迢迢千里,舟车劳苦,对你的病不会有好处。”
蔡启明歪着嘴困惑地说道:“这里没有家人照顾我。”
张文彬很自然地答:“我们都是你的家人,你去住院,只要你需要,大家都可以去照顾你,包括我!”
面对这样的领导,蔡启明说不出话来了,但眼眶里却是红的。
福清医院里一住就是一个多月,果不出张校长所料,福清医院治好了蔡启明的面瘫病。
病好了,回校了。张校长又来看望蔡启明,一见面大概看到蔡老师脸部正常了,张校长就把高兴露在脸上,爽爽朗朗地问道:“好了?”
“好了,还好听了校长的,要不然带着病去颠簸,还不知道会是什么结果呢。”
第二句话,张校长突然问:“住院花了多少钱?”
“4000多元”。
“好,全部报销,另外再给你补助2000元……
张校长离去了。
蔡启明久久地在原地站着,远远看,就像一根瘦高瘦高的木桩。
江西西山学校建起之后的一天,张校长一脸笑容地对蔡启明说:“又要辛苦你蔡老师了。”
蔡启明明快地答道:“在校长面前工作,即便辛苦也是愉快的辛苦。”
张校长一下收起笑容:“苦差事呀!请你到江西南昌的进贤去当西山国际学校初中部的校长。”
“咳!哪是苦差事?整一个提拔我呀!我早就听说了,江西的西山学校也许要青出于蓝胜于蓝了,教学条件和教学环境恐怕比总校还要好。”
“不是恐怕,是肯定,就那一片四十多亩的湖水,我们这有吗?”
“谢谢校长抬爱,何日出发?”
“明天!”……
革命战争造就的江西红土地上,在二十多个春秋的改革春风的吹拂下,红土地上早已是翻天覆地慨而康了,处处都是春华秋实的丰收景象。西山国际学校就座落在距英雄城市南昌仅五十公里进贤的一处青山翠湖之中。
蔡启明一行从福州到南昌一夜的火车,江西南昌清晨的风把他迎进了学校。依山傍水,如诗如画一般的西山校园,让手提行李的蔡启明如同进入一个童话世界,久久地伫立着。他原以为福建的西山学校建在青山脚下,徐风万顷,已是美仑美奂了。却没想到张文彬校长竟然在邻省江西又开辟崛起了这么一座胜之西山、美过西山的新校园。他真是感激张校长能给他这么一份美差,张校长对他的情意又在他心之天平上加重了。
“走进西山,成就未来……”,用《西山学校之歌》作为手机铃声此时唱响了。
蔡启明摁下接听键,手机里就传出乖乖女儿的声音:“爸爸,到江西了吗?”
“到了,到了,而且已经进校园了,江西的西山比福建的西山更美丽,这是爸爸原先没有想到的。”
“是吗?那我找时间去看看爸爸,看看学校”。
“那当然好,当然好!”
“爸爸,我要去早操了,再见……”
这就是原本千难万苦得以来到这世界上的女儿,然而她不仅来到这世界上,而且还为这世界多了一缕色彩……
因为女儿在乡下“藏匿”两年多后,被南京的一位姨妈接走。从小就招人喜爱的女儿,被姨妈视为掌上明珠,不仅视同已出,甚至还超出亲生儿女之爱。姨妈把这超生的小姑娘抚养成一个美丽的小公主后,又把她送进南京军队院校,二十岁的姑娘而今已是一名女军官了。这姨妈也想得周全,说姑娘在军队院校毕业后,就哪儿都不去,留南京了,漂漂亮亮的姑娘就应该留在漂漂亮亮的南京。日后还得成家,安家立业……这一大堆的未来,好姨妈都给想好了。女儿该有的有了,连暂时“不该有”的也有了。早年东躲西藏的小姑娘眼看着就要“幸福万年长了”。
除有这么个出类拔萃的女儿在南京城外,蔡启明的大儿子也在中南民族学院学业有成。
蔡启明前方有张校长给自己引路,后方又无后顾之忧,整一个把自己贡献给西山了,不管是福建的西山还是江西的西山,只要是西山,就是他的奋斗之地,甚至是自己的再生之地……
蔡启明发觉自己在江西西山学校的湖边已经伫立许久了。一阵晨风徐来,东边的晨光也随着徐来的晨风像一片金色的披风披在了自己的身上,一时间,自己也一身的金光灿烂起来。
蔡启明走进西山,成就了现在,也成就了未来……
更新时间:2015-11-05 14:58:22 | 阅读: 次 | 编辑:张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