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幼儿园 | 小学部 | 初中部 | 高中部 | 职专部 | 校园新闻 | 武术特色 | 艺术特色 | 体育特色 | 足球特色 | 西山课堂 | 文艺汇演 | 家长课堂 | 专题 | 班班通
当前位置首页 > 海纳百川 > 第四章 第四节 要金杯,要银杯,也要老百姓的口碑
第四章 第四节 要金杯,要银杯,也要老百姓的口碑
    西山日益增多的学生,就像一群群雏燕,既嗷嗷待哺着知识,又嗷嗷待哺着粮食。
    每天张文彬看到汽车把成吨成吨的猪肉、蔬菜、粮食运进学校,又从学校一车又一车地拉走成吨成吨的泔水。一个念头在他的心里头一直闪着:为什么学校自身不把地种起来,把猪养起来,把鸡鸭鱼喂起来呢?
    纵横交错的思路在张文彬的脑子里织着网,他很想用这张网网起成堆的粮食,成堆的副食品,让他的老师和学生们丰衣足食。
    后来想仔细了,觉得要种粮食就得办农场,不但要有大片的土地,还得有大批的人员,所以这个被想法淘汰出局了。另一种想法就是兴办副食品基地,西山所在的浮山村有着现成的养猪场、养鸡场,也散布着一些可供养鱼的深池浅塘,大可利用起来。于是,张文彬决定踏踏实实地兴办养猪场和养鱼场……
    一番辛苦后,猪场里的猪竟然多达一两百头,鱼塘里的鱼也都欢蹦乱跳地“嗷嗷待哺”。每逢过年过节张文彬就大开“杀戒”。宰杀了一批猪供应各食堂之后,张文彬想起自己立足在西山的土壤上,依靠的就是当地的村民群众。过去革命战争年代,无论是地下革命斗争还是革命战争,倘若没有群众的拥护,没有老百姓的支撑,也就不可能有革命的成功和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如今办西山武校也是这样,西山是老百姓的西山,老百姓支持了,西山学校就能永立于不败之地。对于祖祖辈辈都生于农村、长于农村的张文彬来说,无论事业有多么的辉煌,都割舍不了他对农村、对农村父老乡亲的情感。他想到自己1994年刚踏上西山土地的时候的乡亲们的一张张笑脸,一句问候,一份情意,就倍觉温馨。于是,每逢年节,张文彬就下令专为学校周边的老百姓宰杀一批大肥猪,各家各户,远远近近地都送去猪肉,一拨一拨地送。又从鱼塘里网上一批鲜鱼来,同样家家户户都送。另外每年中秋,张文彬给村里所有60岁以上的老人送去月饼贺中秋。同时每年春节,张文彬都给村里60岁以上老人每人压送上三百两百岁钱和鱼肉。
    张文彬对乡村百姓的情感,以及他的大气和善举感动着四方百姓,赢得了百姓的良好口碑。
    西山学校的发展带动了周边村镇的发展,“一业带百业”地促进了建筑业、饮食业、服装业、农副业等方方面面的发展,原本穷乡僻壤的浮山村活起来了。西山学校与浮山村唇齿相依的密切,使张文彬、林秉国首先想到了敬老,当浮山村有意请西山武校捐资为村里老人们兴建西山“老人院”的时候,张文彬、林秉国即刻间应承下来,全额拨付整座“老人院”的建设费用。西山武校的此项善举让浮山村老人家们欢欣鼓舞,他们心怀感激地说,原本敬老院都在城里,而今浮山村有了西山武校,也就有了敬老院。浮山村拥戴西山武校,而西山武校又赐福于浮山村的老人们。来日建设起来的敬老院也就是西山武校的功德碑啊!
    短短三五个月之后,一座新崭崭、亮堂堂、上下三层的西山老人院座落在了浮山村的村里田间。村里的老人们执意要把“西山武校建”这五个字镏上金,镶在老人院墙体上。
    老人院建起来了,浮山老人协会在西山老人院里隆重成立,成立之日,西山武校再次捐献给老人协会人民币9000元。此外,张文彬、林秉国个人又各自拿出人民币5000元,共计10000元,用大红纸袋敬送给老人协会。
    从此,西山村老人们有了自己的场所,也有了自己的组织,无论哪位老人有福,老人协会的老人们都同享;无论哪位老人有难,老人协会的老人们都同当。生有所养,病有所管,亡有所送,老人们,特别是孤寡老人们,孤而不独,独而不孤,从此有了个指望和依靠。老人们齐声地说:“那都是托了西山武校的福,托了张校长的福啊!”
更新时间:2015-11-03 07:48:41 | 阅读: | 编辑:张越
Copyright©1994-2022 西山教育集团 版权所有 全国咨询热线:0591-85316863(福建西山学校)
闽ICP备10203392号-2 闽公网安备 35018102000197号
幼儿园更新统计 | 小学部更新统计 | 初中部更新统计 | 高中部更新统计 | 职专部更新统计 | 电视台更新统计 | 腾讯视频一 | 腾讯视频二 | 腾讯视频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