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幼儿园 | 小学部 | 初中部 | 高中部 | 职专部 | 校园新闻 | 武术特色 | 艺术特色 | 体育特色 | 足球特色 | 西山课堂 | 文艺汇演 | 家长课堂 | 专题 | 班班通
当前位置首页 > 海纳百川 > 第二章 第五节 联篇浮想
第二章 第五节 联篇浮想
    再说张文彬朝这两个打架的学生吼过之后,几个大步冲出校门,在校门外来来回回的踱步。气消大半后,回屋向乐清华要了一个玻璃杯子,从床底下摸出一瓶啤酒,独自到营房外的一块草地上对着夜空自斟自饮。此时,脑子里竟然浮现出自己的家乡——浙江乐清的小小安然村,从安然村那山旮旯里又跳出了自己那似乎刚刚逝去了的童年和少年时光……
    自已的童年,是很苦的。家里已经赤贫了,然而日子是无论如何要继续的。自己从小的时候就跌跌爬爬、爬爬跌跌的周而复始之中,不知不觉的从蹒跚到稳步,从稳步到快走,从快走到动辄一步三个腾跃,双丰乡安然村的村里村外、山前山后,都烙上了自己那稚嫩,然而总也不会屈服的脚印。
    男子汉就是男子汉,自己年仅五六岁,一边调皮捣蛋,一边想着点子帮着家里做事。
    安然村的前山后山遍长着昂立山头的松树,在松果成熟的季节里,爬树爬得比猴子还敏捷的自己,就在松林间大显身手,哪棵松树的果子多就爬那棵。爬上树了,就把东一个西一个的松果敲打下来,再让树下的姐姐素琳一粒粒地拾进麻袋。就连刚学会满地跑的弟弟张文如,也屁巅屁巅地跟着前一粒、后一粒地到处拾捡松果。他们常常一弄就是几麻袋,再捣捣腾腾地弄到集市上,要么按斤、要么论袋,卖给一家家的打铁铺。
    爬树爬多了,光捣腾树上的松果卖几个小钱,已经很不过瘾了。于是,就学会了在树丛里捣鸟窝,用弹弓打飞鸟,每回进山,都大有收获。
    等到弟弟文如同样长成一个顽皮小泼猴的时候,兄弟俩就常常把安然村当成《西游记》里孙悟空大闹的天宫。神话里的孙悟空大闹天宫几千年才一次,可兄弟俩大闹安然村这个“天宫”,却是三天两天一次。牛嚎猪叫,鸡飞狗跳,在安然村是常有的事。
    一回,兄弟俩见有一丘田里的西瓜苗比自家地里的长得旺盛,妒嫉得很,两兄弟一嘀咕,迅速采取措施,一个占领田头,另一个控制地尾,把一株株青翠欲滴的西瓜苗,像拔草似的一株株拔将起来,且一堆堆地码好。
    拔了一小段之后,兄弟俩就一抱一抱地把西瓜苗往自家地里搬,搬完了,再返回头拔另外的一小段。正挥汗如雨的拔得起劲,一不小心,被正在山背割牛草的生产队长无意中瞅着了……
    那生产队长挥刀割草,见原本在身边吃草的小黄牛吃上了山梁。说也奇怪,站在山梁的小黄牛竟然扬起头,“哞哞”地叫唤着。叫了几声之后,又勾着脑袋啃起草来,啃了几口之后,又扬起头“哞哞”的叫唤几声,反复了多次。
    生产队长原本不太在意,还悠悠的坐在草地上,从兜里掏出烟丝来,卷了一支喇叭烟。正要点火吸烟,又听到小黄牛昂头的叫声,便叼着没上火的喇叭烟慢慢地从山背踱步迈上山梁。站在山梁上,一阵风吹来,敛了满身的汗。正清爽着的生产队长下意识地往山下的田地里扫了一眼,这一扫不要紧,却扫出了名堂来,他似乎觉得自家的西瓜地里有动静,擦擦眼,定睛一看,果然是动静,有人在“扫荡”西瓜苗。于是生产长“扑”的一口吐掉刁在嘴上的烟卷,扬起脖子……
    喊时迟,那时快,兄弟俩一听到喊声,心中一惊,立刻住了手。愣怔了片刻,还是自己拿了注意,对着文如下了一道命令:“快躲!躺在旁边芋子田的畦沟里!”
    文如颤颤地从田地的另一头跌跌撞撞地跑过来,中间跌了一跤,爬起来还嘿嘿地笑着。见哥哥直挺挺的躲在了长着宽大叶子芋子田的地沟里,还哧哧哧的一路笑过来。看文如走近了,压低嗓门猛喝一声:“头对头,别吭声,快躺下!”
    对兄长的“军令”言听计从的文如乖乖地迅速躺下。于是,两个小脑袋相互顶着,各自仰面朝天地在地沟里躺着。那不浅的地沟,再加上两边畦上长有尺把高的芋子叶,如不留意,还真发现不了。
    那匆忙从山梁上狂奔下来的生产队长,不见了两个小“窃贼”。往前往后,朝左朝右的寻去,都没见踪影。嘴里不停的嘀咕,藏哪儿啦?藏哪儿啦……
    叫着,找着,突然间,队长不作声了,一个箭步跳到兄弟俩藏身的芋子田地沟里,就像老鹰抓小鸡似的张开双手扑向兄弟俩。
    这时,他用头顶了顶文如的头,又一声断喝:跑!于是兄弟俩撒开腿就跑。自己兔子似的跑得快,文如不行,开跑没几步,就被队长从地里整个地拧将起来,文如几个挣扎都无济于事。而文彬这功夫已经跑远了,于是,文如就作了“人质”……
    自己打小就是“天当被子地当床,长空夜幕是罗帐”三天两头的在安然村整出一个又一个的“新鲜事”。
    上山上烦了,就下水,一下水,小鱼小虾全遭了殃,不是一网打尽,就是逐个被俘。有个晚上,姐弟三人商量好去村边一条小水圳里抓黄鳝。把早早在家里劈好的松明,用两个铁网箍吊在一根铁皮包头的木棍上。入夜了,姐弟三人就像战争年代的一支突击小分队,把两个铁网兜里的松明都点上了火,横七竖八的松明在铁网兜里劈哩叭啦地燃烧着。素琳提一兜在前面引路,文如也提一兜在后面压阵,自己腰间挂着一个竹鱼蒌,一手是小鱼网,另一手是叉黄鳝的铁叉子,大帅一般地排在姐弟前呼后拥的中间。到了水圳旁,把圳前圳后的水一拦,被堵在圳中的黄鳝,就一叉一个准。有一天晚上,叉上来大半脸盆的黄鳝,凯旋回家后,爆炒黄鳝,黄鳝煮米粉条,黄鳝肉炖豆腐……几大样以黄鳝鱼为主题的菜肴,让全家人美美地饱餐了一顿。
    又有一次,他发现水沟里有一只大螃蟹,便沿着水沟一路跟踪。正要下手的时候,发现水沟一侧有一个洞,看似愚笨其实很是狡猾的螃蟹潜入洞中,一直爬到洞旁的一垅豆秧田的土层里藏匿起来了。不依不挠的回家叫上姐姐素琳和弟弟文如,带上锄头铁锹等一应家伙,就在藏匿螃蟹的秧田里挖地三尺,把生产队的秧田翻了个底朝天,直到整出一个大坑,才把深藏在坑洞里的大螃蟹找了出来。找到螃蟹后,领着姐弟扬长而去。却把那生产队长气得直跺脚。
    再有一回,自已又在一条挨着稻田的水圳里捉螃蟹。半个多时辰,就成功起获了五六只硕大的螃蟹。眼看着有只螃蟹又要到手,却没料到那螃蟹不屈不挠,一阵张牙舞爪之后,竟从自已手上挣脱而重新入水下沟。在水沟里七潜八钻之后,那鬼精的螃蟹竟然钻进水圳通往一块稻田的涵洞里,从涵洞再逃往稻田,从此不见了。自已来了一股牛劲,见螃蟹钻正是自家的稻田,就一不做二不休,下定决心:就是挖地三尺也要把那螃蟹找出来!说到做到,果真“挖地三尺”。为了那只螃蟹,用大铲把稻田挖出个一个三尺见方的大坑……又把父亲气成整一个“苦恼人的笑!”
    虽然顽泼,却是聪明,想做的事就千方百计的把事做成。穷乡僻壤的安然村常常为衣食而忧,自已却是点头一个主意,晃脑一个办法,总能在山上林间、田里地头给家里折腾出一些食物来。树上抓鸟,溪里捞鱼,少有空着手回来的时候,时不时给那穷家苦舍带来阵阵鱼肉香。
    真真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1982年,由武术界新秀李连杰主演的电影《少林寺》风靡中国城乡,少林功夫席卷中华大地。电影里的少林寺和尚们,救唐王,除奸臣,扶正义,济穷人,且个个身怀绝技,整一个迷住了自已。那时总也搞不明白,为什么少林寺里的人都会飞,能够从平地里飞起来,飞到墙上,飞到树上,飞到屋顶上,那是多么神仙的事!
    飞,从此成了自己的一个梦!
    在安然村的晒谷坪上看了一遍《少林寺》不过瘾。听说邻村有,就追到邻村去看,又听说乡里有,就又追到乡里去看。越看心里就越是躁动,越看对少林寺就越是向往,整一个把少林寺当成了神寺,把少林寺里的人看成了神人。
    见少林寺的武僧在练举石锁,就和文如搬来石头,用铁锤钢锉敲敲打打,敲碎了一对石头,终于整出了两个长不长,方不方的“石锁”出来,俩兄弟就清晨、黄昏的练。
   “石锁”不过瘾了,就搬来别人家的小石磨,上磨石原有一孔,就给下磨石凿一孔,中间横一根木棍,这就成了杠铃,就用这家伙练起了举重。练了些日子,文如不练了,可自己还在练。于是还一个劲的责骂文如没出息,说就这么怕苦怕累,身上怎能长功夫,怀绝技?!看看人家少林寺里的人,一个个说飞就飞,你连一个举重都练不下来,断定你这一辈子都飞不起来……
    从此,已经辍学在家的自已立志要投奔少林寺,学一身少林功夫。
父亲拗不过,终于有一天带上自己,从浙江一路北上,辗转来到河南,师父刘安民让自己在少林寺当上了一名小武僧。
    ……
    真是难忘那少林寺……
    创建于南北朝北魏太和年间的河南登封少林寺,是孝文帝为安顿印度高僧跋陀而建的。居于十八罗汉第六位的“过江罗汉”跋陀,乘船去东印度群岛传播佛教之后,因“性爱幽栖,林谷是托”,而常栖于嵩岳少室山的密林之中。孝文帝尊重他的意愿,在少室山麓的丛林茂密之处兴建了少林寺。于是,跋陀便成了少林寺的开山祖师、第一代方丈。紧随跋陀为少林寺第二代方丈的是菩提达摩。达摩是南天竺香至国香玉王的第三位王子,幼年拜释迦牟尼的大弟子摩诃伽什的后裔、第二十七代佛祖般若多罗大师为师,所以也被称为西天第二十八代佛祖。达摩因被梁武帝疏远,曾渡江北上。因此,而今的少林寺内还存有元代雕凿的“达摩一苇渡江图”的石碑。
    有了跋陀开创,达摩传宗的蒿山少林寺,历尽一千六百余年的沧桑,文化博大精深。其间香火数度盛衰,僧众屡次聚散。就是在近代的“文革”和“破四旧”中,少林寺还再一次遭遇了浩劫。直至20世纪80年代,少林寺还是满目疮痍,一片破败。唯有寺内寺外耸向高空的老林古树,在告诉世人少林寺的千年岁月和永恒的灵光宝气。
    千年古刹,对来自秀美的江浙地区的张文彬来说,确实是一方崭新的世界。这方世界不但神秘神圣,而且还奇古幽深。少年张文彬踏上少林寺大门的古石阶,抬头可见大门上方悬挂着康熙皇帝御书的“少林寺”三个金字门匾,古色古香,苍劲有力。山门两旁,石坊列阵,犹如兵士,威武雄壮,山门两旁还有侧门,门旁各有石狮一对,形如武士,审视来人。
    步入山门,大甬道和东西两侧小马道立有石碑数十行,大小不等,千姿百态,这就是寺内很有名气的乌碑林。再西行数百米就是电影《少林寺》里令人振奋不已、迷宫一般的塔林。当时的张文彬何曾知晓,塔林是少林寺历代和尚的坟墓,少林寺有名望,有地位的僧人圆寂后,把他们的骨灰或尸骨放入地宫,上面造塔,以彰功德。两百四十余座唐宋金元明清各代的砖墓塔,形成中国最大的古墓群。以往只能在电影里浮光掠影的塔林,而今在眼前真真切切,张文彬激动得似乎有点神魂飘忽。
    从山门到千佛殿,从塔林到达摩洞,从初祖庵到二祖庵,再就是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洞、方丈室、东西禅堂……寺内的楼台建筑,佛像雕塑,殿宇壁画,钟罄铸造,栏柱雕绘,台阶石砌,碑刻诗画,古塔石坊,许许多多的古迹精品,让张文彬看了个目瞪口呆。山上苍郁的虬髭杉松,山下青翠的凤尾修竹,山前柔软的龙须嫩草,山后古怪的鹿角古樟,构织成独具灵气的神仙境地。“云际梵音常缥缈,松梢塔影自森沉”,正是少林寺的情景。
    千年少林寺几度兴衰,历经磨难,当少林兴隆之时,单是武僧就有两千之众。寺前香火鼎盛,寺后刀枪如林,一处寺院便是一方静中有闹,闹中有静的独特世界。
    倘不是清末以后,少林寺屡遭兵焚战火,特别是1928年军阀石友三火烧少林寺,大火延续四十余天,寺内的众多精美建筑和许许多多的文物惨遭涂炭。如若不是历朝历代的恶人糟蹋,今日的少林寺就更加辉煌了。
    少林寺这座千年古刹,一千六百多年来,不知镌刻下多少岁月的留痕、四季的风雨、传奇的故事……
    直至新中国成立后的20世纪五六十年代,少林寺方丈的位置上,坐的是8岁就进入少林寺出家的释行正大师。这位年少时深藏佛门,青年时失去双眼,以其一生的心志饱学佛经,掌舵着佛门。他深知少林寺与其他佛寺不同,它所要传承的不仅仅是万卷经书,还有一日不可中断的威在八方的少林武功。因此,寺内除晨钟暮鼓笃笃木鱼声以及和尚们别具韵味的诵经之声外,总以坚韧的意志一直在组建和保存着一支武僧力量。直至上世纪70年代,多达100多名武僧的队伍还朝朝夕夕地活跃在少林寺。这100多名武僧学成之后,散落在全国各地的寺庙里当任方丈,或是担任了各地武校的校长。
    上世纪80年代初,长期以来处于“自生自灭”状态的少林武僧团,因几十亩山垅田连年欠收,生存问题受到严峻挑战,曾一度门庭冷落。然而,一部《少林寺》的电影又让少林寺重振雄风,张文彬等一批新生力量的到来,又使少林武僧团有了勃勃的生机……
    几年后,自己在少林寺武僧团练出来了,在一次世界武术散打比赛中,还拼了个冠军。18岁那年,刘安民师父让他首次入闽到三明一所武校当总教练,从此就和福建结下了不解之缘。而今,他又再度入闽。这次入闽,自己是怀着一腔不办一所名武校非好汉的壮志来的。而今武校终于在拳打脚踢中办起来,但万事开头难,硬件、软件问题一大堆,特别是怎么把散兵游勇一般的学生教育好,让他们既练好武术又能做一个好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这是自己肩上最重的担子。
    夜空朦朦,思绪绵长。此时的张文彬真是留恋在少林古刹里那些艰辛,然而又是令人魂牵梦绕的岁月。而今,自己独自闯了东南,在这块很有希望的土地上办起了武校,前面的路是怎样的呢?自己该怎样一步一步地走好?
夜,渐渐地深沉了。看不见,却摸得着的夜露,飘飘扬扬要洒向哪里呢?天上?空中?地下?
    张文彬站起身来,从地上拾起酒瓶,见瓶里还剩下一口酒,举起来,一仰脖子,让酒瓶 里滴了个精光。
    回到“营房”里的学校,见陈振东在朦朦胧胧的夜色中站在宿舍门口,便往自己的宿舍门口放下了空酒瓶,叫了声“振东”,振东迎上前来,两师兄弟走拢后,又双双步出营区,他们谈到了困难和前景,谈起了武校的建设和发展,师兄弟俩共同认为:悠悠万事,多招学员,多请名师,壮大武校,这是当务之急……
    ……
    此后,经一段时间的艰苦奋斗,在西山武校人员逐步增多,校园日益繁荣之时,一批十里挑一、百里挑一的武术界强手先后走进了西山武校……
更新时间:2015-10-23 16:39:41 | 阅读: | 编辑:张越
Copyright©1994-2022 西山教育集团 版权所有 全国咨询热线:0591-85316863(福建西山学校)
闽ICP备10203392号-2 闽公网安备 35018102000197号
幼儿园更新统计 | 小学部更新统计 | 初中部更新统计 | 高中部更新统计 | 职专部更新统计 | 电视台更新统计 | 腾讯视频一 | 腾讯视频二 | 腾讯视频三